端庄法度——楷书
正书,也称“楷书”“正楷”“真书”,字体名。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目的是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创始于汉末,魏晋通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笔画平整,形体方正,因此得名。《宣和书谱》记载:“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染为正书。降及三国钟繇,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一般来说,方正端齐是楷书的标准,它与长纵形的小篆书和横扁形的隶书不同,有勾起而无波挑,笔画转折处不用转而用折等。另外,甲骨、钟鼎中行书的行式不固定,左右行不拘。自秦以后,一律从右至左,无一例外。孙过庭《书谱》称:“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其特点是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如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传世的魏晋帖,可为代表作,其表现在,“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即所谓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姸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不一,书风也截然不同,各有特色。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不分上下。包世臣与康有为,就对两朝书极为推崇,尤喜北魏碑体。康氏曾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正如唐代的国势一样,繁荣兴盛,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如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推崇,被奉为习字的模范。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是在“二王”体的基础上,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树一帜,杈威尤炽,其社会影响极深,为学书的标准本。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工整、结体开朗爽健是其楷书的最大特点。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承袭智永禅师的遗迹,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呈现出沉厚安详之韵,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首推《夫子庙堂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