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抗疫纪录片为啥火遍全球

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772.html

年3月2日,一部名为《感染者为零的城市》的纪录片,在雅虎日本悄悄上线了。

这一天,日本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经逼近大关,日本人正处于控制疫情焦灼的状态。

上线的这部纪录片,并不是关于日本哪个城市没感染的事,而是记录了中国南京的抗疫细节。雅虎日本在首页上标注了“紧急报道”,加以重点推荐。

没想到,就是这个十几分钟的短片,一下子在日本爆了。更让人意外的是,拍摄这个纪录片的还是个日本人,他的名字叫竹内亮。

竹内亮不仅在日本火了,他的这部纪录片在YouTube上的英文版,已经有万人观看过。

这成了火遍全球的一部中国抗疫纪录片。

1

竹内亮是日本千叶县人,后来他认识了南京姑娘赵萍,跟她结婚后,7年前,俩人便在南京生活下来。

在南京市中心新街口,他们开了一家视频制作公司,老板是赵萍。

这些年来,因为视频制作的关系,竹内亮经常是中国、日本两头跑。

2月初,他回了一趟日本老家千叶。在入境的时候,他大吃一惊,日本边境管制的也太松了,工作人员竟然对他这个从中国疫区回来的人,毫无检测。

那时候,中国可是全世界都在防范的国家。竹内亮也清楚,日本要这么继续搞下去,早晚会吃大亏。

于是,当他回到南京后,就准备把中国抗疫的情况,拍成一个纪录片,介绍到他的祖国去。

他就准备拿南京这座他居住的城市拍,从公司员工、自己的饮食起居拍起,就拍这座城市是怎么防疫的。

说实话,在江浙一带,南京一直是一个存在感较低的城市。尤其是在苏州、无锡、常州这些苏南城市的眼里,南京俨然属于“苏北”,也是“经济不够发达”的代名词,苏南的城市更愿意跟上海接近。

再加上南京地理位置靠西,与安徽的交通更便利,安徽马鞍山的同学们,坐着公交车就能来南京新街口逛街。

就是这么一座六朝古都,在这次疫情中,却大跌人们的眼镜,他们的疫情控制得漂亮,既科学又有人情味。

可以说,南京这次的表现,配得上江苏省会的称号。

2

说实话,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竹内亮的纪录片没有啥新鲜玩意儿。

手拿体温枪的门卫大叔、街头巷尾的社区志愿者、快餐店的无接触服务、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上网课的老师……

这些情景都是这两个月,中国人最熟悉的场景,当然,也是竹内亮最熟悉的。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从拍摄、剪辑,到制作完成,只花了三天时间,竹内亮和助手全部都是就着现有的素材拍,简单说就是:

有啥拍啥。

比如第一个镜头,是无人机在空中宣传,并用扩音器向老百姓高声宣传:

居民朋友请注意,外地归来需登记。不扎堆,不聚会,亲友邀约全辞退。

这种大喇叭宣传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实在是太过普通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不要说日本的公共场合,你很难听见有这么大分贝的喇叭,就连坐日本的新干线,广播都是轻声细语的,非常方便旅客睡觉。

还有,在片子里,有个镜头是说电梯里配有一次性纸巾,方便民众开电梯时使用。这也是近两个月来,所有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事。

可这么细致的管理,在其他地方就不容易理解了。举个例子,中国台湾是这次疫情控制得不错的地区,目前才确诊多例,但就连他们都做不到这一点。

3月23日早上,在一档台湾电台的节目中,主持人唐湘龙特意把竹内亮的这个纪录片拿来举例,说南京在电梯里放纸巾的做法,很值得台湾行政当局参考。

竹内亮纪录片还有个细节比较有意思,就是他去看望在酒店集中隔离的同事。

当他把同事需要的日常用品送过去时,酒店管理人员自己不去送,而是直接把东西放到电梯上,然后让电梯自动到达被隔离人的楼层,对方自己去电梯口取,根本不会有人和人的接触。

这足可见南京在防疫上的细节,做得有多细。

整部纪录片中唯一有点冲突的地方是,竹内亮和同事去夫子庙景区。管理人员说,要用身份证号登记,才能进去。

可竹内亮说他是日本人,没身份证,又长期居住在南京。

工作人员电话沟通了上级之后,还是决定,不放竹内亮进去。

竹内亮也没啥话讲,只能接受。

3

竹内亮知道,他的这部纪录片能火,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人没想到中国的防疫会做到如此的细致。

这种细致,有些地方日本人是可以学的。比如在竹内亮的公司,每个人进去的时候,都要测量体温——事实上,那段时间,在南京任何场所出入,都是需要测量体温的。

但有些地方,日本是学不来的。

比如竹内亮在南京乘坐地铁时要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