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区,提起“庙”,不少人可能想到的是寺庙,不过,寺庙多建在山中。有一座“庙”坐落于县城中,始建于明弘治五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览,尤其是一些农村村民经常带着孩子特地来这里参观,学习传统文化(本组图片摄于年4月和5月)。
这是一座“文庙”,前称为圣庙,亦称圣宫、孔庙、夫子庙等,文庙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占地余平方米。图为大成殿内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圣人等雕像。
世人都知道,孔子是爱学习的人:是伟大的教育家,亦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的经历影响着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教育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人。
霍山文庙为明、清以来尊孔祭孔的场所,是儒生们朝拜先师孔子的地方,又名“学宫”。
不少人经常来此参观学习,升华心灵,陶冶情操。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内供奉着“一尊四配十二哲”像群。图为“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等雕像。
文庙内设置有告示牌,能清楚了解到其历史文化。
文庙里的建筑群古朴典雅,端庄宏伟,气魄雄浑,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
图为参观者瞻仰孔子等伟人像,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生活之道,升华心灵,增长知识。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大成门又称戟门,戟门前有泮池,形状为半圆形,泮通半,意思是半于天子之宫,也就是皇宫的一半,泮桥也称为状元桥。据说科举中魁者,应披红挂彩过这座状元桥,打开宫墙中门跨马游街,十分风光。
前来参观者从状元桥上经过,经常出现人挤人的现象,一些参观者称此为“皇宫的一半”。据悉,文庙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大殿旁边有崇圣祠、明伦堂、藏经阁等,戟门左有名宦祠,右是乡贤祠共45间。村民们之所以称此为“皇宫的一半”,是因为这里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另外,古老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特色,在他们心中,文庙的地位就似皇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