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说起老城南的美食,大家都会想到夫子庙和老门东,却不知在老门西的巷弄里,也隐藏着众多原汁原味的南京小吃。柴火馄饨、小李汤包、无名烧饼、老瞻园面条、汪家馄饨、徐家鸭子、蓝老大糖粥藕……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里,这些美食折射了老门西人的幸福生活。近几年,这些门头未经装饰的小店,也渐渐通过网络成为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小李烤鸭店的店面很简陋,却是不折不扣的“宝藏小店”。经营小店的小夫妻俩,干干净净,殷殷勤勤。“胸无大志”的小李老板,每天只做50只鸭子,您要是来晚了只能说声“对不起”了。小店的鸭现烤现卖,看着新鲜、吃着放心。一天三四炉,顾客们总能买到热乎的,鸭皮脆酥,肉香满溢。
小巷里的居民没事就来斩半只鸭子,就像串门一样稀松平常,也有附近街巷的骑个电动车过来买鸭,一天到晚络绎不绝。对于这家烤鸭的口感,街坊们也说不明白,就一句“就是香!”除了周边的,还常常有江宁、河西等地的老客过来,就为“念着这一口”。
华成油鸡卤菜店已经在饮马巷开了20来年,本来生意就好,这两年借助团购平台更是“火”了起来。小店的招牌油鸡,在南京的卤菜界可是一绝。食材选用3斤多重的三黄鸡,肉质饱满,用盐腌后煮熟,再淋上鸡油和鸡汤。一盘切出来,乍看有点像盐水鸭。入口之后,便觉嫩滑松软、回味无穷,吃一口便停不下来。他家的老卤蛋也是一绝,用香喷喷的牛肉卤连煮七八个小时,牛肉的香气仿佛进了卤蛋的灵魂。尝一口,蛋白口味微甜,是老城南人爱吃的甜口。蛋黄也很特别,细腻鲜润。师傅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三四千个卤蛋。
小店成了“网红”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寻找“最正宗的城南美食”。往来的顾客经常一买就是好几样,除了自己吃,有的还送给朋友,或者打包寄给外地的家人。
“老板,来五碗长鱼面!”不少人来苏耳朵面馆,就为了那碗店里最贵的长鱼面。其实38元一碗,说贵也不贵。一大碗结结实实的长鱼面下肚后,浑身筋骨都舒畅了,下午干活更有精神。
长鱼面的灵魂在于汤。乳白醇厚的汤汁,是用鳝鱼骨熬制而成,鲜美直击味蕾,不需要添加半点味精。鳝鱼的做法也值得一说:新鲜的鳝鱼过油后,又在汤里煮上半小时,洒上几许胡椒、一小撮姜丝,腥味无全,肉质鲜嫩无比。喜欢辣的朋友,配上一小碟辣油或者剁椒,别有一番味道。这家的面条种类很多,小排面、叉烧面、素菜面也很受欢迎。随着顾客进进出出,不一会儿空碗空碟就一大堆,服务员忙得不歇。
小店地点得天独厚,设有临河小座。一边吃面一边赏秦淮河景,突觉远离尘嚣,静享悠闲时光。
蓝老大糖粥藕店在门东、门西各有一家,“百年老店”的招牌一亮,不火都难。双塘路的这家,门口便是三个大肚子铜锅,显示了老字号的底蕴。揭开锅盖,热腾腾、稠乎乎的粥带着甜香扑面而来,忍不住想盛上一大碗尝尝。
粥用红糖熬制,色泽诱人,大铜勺搅一下,软软糯糯的一锅。酒酿赤豆元宵最受欢迎,甜而不齁,小圆子每一颗都很Q弹,桂花的味道也很浓郁。糖藕粥和糖芋苗也是必点的,新鲜的藕块混杂着糥米的香气,米粒入口即化,小块的芋苗绵柔温润。再配上五香蛋、鸡汁卤豆干这样的小食,妥妥安抚了肠胃。
小店的外卖生意很好,经常有下课的学生和附近的居民打包回家。
下午1点多,叶新小吃的门口还排着一溜长队。这家深处来凤小区的小吃店,因为上了大众点评“必吃榜”,成了不少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小店的鸭血粉丝汤以“正宗”闻名远近。据老板说,和热门景区的鸭血粉丝汤不同,他都是自己熬卤,早上8点开始熬,当天中午营业,新鲜卫生。一碗“全家福”,鸭腿、卤蛋、鸭胗满满的,鸭血嫩滑,鸭肠脆香,粉丝细爽。用鸭骨头熬制的汤,鲜美滋润,就着酥饼下肚,畅快淋漓。
小店成了“网红”后,几乎天天都排队,到了双休人更多。虽然深藏小区,但现在的顾客中很多都是外来的游客,小区里的顾客反而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烈火油酥烧饼在叶新小吃的对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摊点,安徽来的一对朴实的夫妻在经营。老板很勤劳,每天大清早5点半起床揉面,一直忙到晚上。
油酥烧饼的面不需要发,薄薄的一片,撕开来却有很多层,中间的起酥油晶莹透亮。新鲜出炉的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入口酥脆香甜。三三两两来的顾客,点名夹个荷包蛋或者里脊肉,老板娘把配料放在炉里烤一烤,拿出来再一卷,成了。热乎乎地塞在嘴里一口,满满的幸福感。
小店只卖烧饼,生意兴隆。小区的上班族早上经过时,经常匆匆卷个饼走了,下班时饿了又忍不住买几个回家充饥。附近一些公司的“粉丝”有时也会过来,买上几个过过嘴瘾。
老门西的巷子弯弯绕绕,在寻觅美食的时候,难免会迷失其中。所幸这里正宗的美食随处可遇,碰到了,坐下来,吃两口,也是一种机缘。人生何尝不是处处充满惊喜呢。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