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镜头下的南京城内百姓聚集的鼓楼

前言

在本人发布的上篇文章中,5张手工上色的旧照片展现了民国20年代末期时的南京城。年镜头下的南京:初步完成的中山陵,残破不堪的明孝陵如今我们将时间继续向前回调19年,来到还是清朝末年时期的古城南京,看一看当时的城内外正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

为了更好的阅读年南京古城的旧照,本文特别加入一张同样绘制于清朝末年时期的《金陵省城全图》。此外所有照片全部经过重新手工上色,力求还原多年前南京城的真实样貌。

年的南京纪行

仪凤门

这座地处长江南岸的城门是多年前人们进入南京城内的重要通道之一,再加上南京城北在当时属于军屯区,在军事上的价值也十分重要。仪凤门在建成大约百年后的成化年间,随着明朝廷搬迁至北京,驻守南京城的将士人数也骤然减少,凤仪门被堵塞至清朝初年达多年之久。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队正是通过攻破凤仪门附近城墙,进而占领南京全城。年清末照片中的仪凤门已然失去了明初建造之时的气派,镜头中百姓们来往于城门内外,泥泞的道路两旁还停放着拉客用的黄包车。

清末仪凤门及其周边地图南京鼓楼

多年前的旧照记录下了清末时期的南京鼓楼照片,台基之上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协调的城楼实则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年)所建造而成。而原本明初时的建筑根据记载,“规模宏大,规格极高”,但遗憾的是此建筑在明末时期已不存在。

清末南京鼓楼及其周边地图秦淮河

照片记录下了清末最后时期的夫子庙一代秦淮河的样貌,照片中左侧的白墙上还写着“启新书局”等几个大字,与年的秦淮河相比,虽然相隔了近20年,此地并没有经历太大的变化。

年夫子庙附近的秦淮河清末夫子庙及其周边地图午门遗址

清末年照片中的午门已经被严重破坏。光是看这些断壁残垣很难想象出多年之前建立时的壮观。其实在清朝初期时,明故宫就已经残破不堪,杂草丛生。当时南巡的康熙皇帝在形容到:“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而本张照片拍摄的半个世纪之前,太平天国将都城设在南京时,又拆除了大量明故宫所留下的石材与砖瓦,故宫所有宫殿与宫墙被拆除殆尽,于是才有了照片所记录的模样。

清末明故宫遗址地图明孝陵

清朝后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曾经多次来拜谒孝陵。时间来到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战火使明孝陵几乎所有的地面建筑都付之一炬。

战火过去了几年之后,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奉诏重新修复明孝陵,但是因为当时的朝廷拿不出太多的拨款,最后只能以多两银子区区了事。战火的摧残加上管理的缺失,明孝陵在清末几十年中越来越荒凉。于是就有了年照片所记录下的这一幕。

结语

南京城百年之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暂且不提。光是对比年与年的两个时代,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人们的装作与发饰有着很大的变化,交通方式出行手段也经历了很大的革新。而另外一方面,在几百年间因天灾与人祸而被损毁的古迹,依旧保持了残破而本原的状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