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抄不夜城靠什么引客

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高源

西安大唐不夜城持续火爆,今年春节再度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往。面对这份公认的文旅范本,不少地方有样学样,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复制版。可这遍地开花又大同小异的“不夜城”,能够一直亮下去吗?

近年来,短视频异军突起,一下子改变了文旅宣传的固有玩法,催生了一批网红打卡地,大唐不夜城就是成功案例。一些地方见贤思齐值得鼓励,但一味生搬硬套,很可能东施效颦、不伦不类。要看到,大唐不夜城之所以能长红,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所依托的文化内核,游客们来到这里,为的是感受盛唐文化的独特魅力。相比之下,一些复制版多属无根之木,没有相应的城市文化打底,即便能讨得一时新鲜,恐怕也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夜城模式”风头正盛,但回想起来,这也不是第一个被模仿的对象。早些年,古村名镇走热,许多地方大干快上开发了一批,最后搞得“千镇一面”;胡同游火了,随即冒出了不少“人造步行街”,民风民俗不见多少,烤鱿鱼、臭豆腐的摊位倒是一模一样;近几年,玻璃栈道赚足了眼球,结果全国年新增量多达上百条,个个都标榜“国内第一”“世界之最”……借鉴网红模式无可厚非,可正如饺子再香也不能顿顿吃,雷同的场景、相似的营销看多了,游客们很快会审美疲劳。

不夜城也好,古镇也罢,终究只是外在形式,人文风情才是景区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我国幅员辽阔、文韵深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便是不知名的村庄小镇,也少不了辈辈相传的文化印记。随着生活品质的升级,今天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而是更加注重消费品质、主张沉浸体验。这意味着,发展旅游业不能坐吃老本,也不能跟风造景,必须好好开掘本地的文化资源。比如,同样是灯光秀,南京选择依托夫子庙秦淮河一带的自然风光,以现代灯影技术还原《上元灯彩图》的繁华景象;同样是国风秀,广州将水上花市与汉服展演巧妙融合,展现“千红万紫报春光”的花城韵味。可见,形式终归是要为内容服务,只有深耕本土文化,才能引领自己的风尚。

现如今,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刚需,随着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大景点也迎来源源客流。期待更多景区做好“文化+”文章,以优质的供给,回馈大家向往远方的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