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学生时代参加大考前有没有点“玄学”行为指南,诸如什么早餐桌上要一根油条两个蛋寓意考分之类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求个好彩头。在高考这样的重要大考前,求彩头的就更多了,穿上旗袍那叫“旗开得胜”,紫色的裤子就是“指定(紫腚)能成”,还有把粽子悬挂起来让考生跳起来摸一下,叫做“高中(粽)”,连送考的大巴车都要谐音梗,车牌号得是,司机姓马还属马,图得就是一个“六六大顺”“马到成功”。
要玩谐音梗的彩头,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们讲究可不比今人少。考前吃的自然得讲究一点,猪下水配上大米熬成的粥叫状元及第粥,这粥名不用多说也知道这是为了啥,相传状元郎伦文叙,在幼时家境贫寒,粥铺老板怜爱他,将猪下水并着葱姜煮了粥赠予他吃,伦文叙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后感激老板扶持,为这道无名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
虽然科举考试时间和端午节不在一块,但是古代科举还有不少吃粽子求彩头的,这时候吃的也不是常见的四角方方的粽子的,而是一种细长款的粽子,美名“笔粽”,里面放个红枣,取得就是“必中”和“早中”的谐音。
除了吃的讲究,生活起居也下了不少功夫,科举高中叫“登科之喜”,所以考生们常用的各类瓷器、玉佩、香囊上就会有鹭鸶鸟和莲花莲叶的图案,因为这两的组合就是“一路连科”,寄托着连中三元的美好寓意。还有的会在自家门前种榉树,榉树边还要放块大石头,谐音“应试中举”(硬石种榉)。
科举考试最后的临门一脚就是上考场了,这就得说咱们南京夫子庙景区的地标建筑江南贡院的牌匾了,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也不知有多少寒门学子从这从里鲤鱼跳龙门,还别说,江南贡院还真的有“龙门”。江南贡院三道门——头门、仪门和龙门,过了龙门,除了考生外的闲杂人等就再不得入内了。
“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为考生祈福相祝的美好愿望古今相通,在今年的高考季,也希望广大考生能蟾宫折桂,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