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每年都有一个美食表,什么时候吃什么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这个时间嘛,到了吃老太叠元宵的时间了。老太叠元宵对于很多南京人来说,已经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元宵节吃上一口老太家的叠元宵,就为这个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热乎乎的元宵,稠度和甜度都刚刚好,一口下去满满的软糯香甜,坚果香一涌而出。夫子庙秦淮小吃城牌坊的小亭子下,看似不起眼的小推车,每年都能吸引无数人排队购买。到今年也就是年,老太叠元宵已经卖了70年,现在老太的年岁已高,守摊的是她的儿媳妇王阿姨。“早些年都是我婆婆在出摊,现在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就由我来接手了。”王阿姨和我们说道。老太叠元宵的营业时间相当任性,每年只卖一个半月,但每年腊月到正月十八都会在老地方守候,每天上午10点开摊,卖光就收摊回家。南京人平时不逛夫子庙,但是过年期间一定会风雨无阻专程赶来,这时候来买几袋元宵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据王阿姨说前几年来买元宵的都是认识多年的老客户,最近几年被博主们发上网,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说自己导航找不到,应该怎么走。16元一袋20颗,比之前贵了一元,一起排队的大姐说,好几年都没涨过价了,也就一块钱,大家能接受。有时候觉得汤圆和元宵不都是糯米包着馅儿吗?其实它们的差别可大了去了。汤圆是包出来的,口感比较软,个头也比较大;元宵是“叠”出来的,吃起来有嚼劲,个头相对来说小一些。元宵有嚼劲的口感,追根溯源就在那么个“叠”。馅料在撞击跳跃中碰撞成球,接着沾上水在厚厚的糯米粉中翻滚,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层层堆积,足足“叠”上七层才算完成。除此之外,老太叠元宵从面皮到馅料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用料也非常考究。内馅由桂花、黑芝麻、白糖、瓜子仁、松子、红绿丝六种配料构成。桂花用的是八月开的金桂,芝麻选的是乡下村民自己种的黑芝麻。精心挑选的原材料,手工炒制研磨,在家里叠好的元宵装箱带到这边,每天都能卖出千把斤。“大火滚一分钟,小火焖一刻!”虽然大家买了很多年,但每卖出一袋元宵,王阿姨还是要强调一下煮的方法,人太多的时候,王阿姨就让大家用手机拍下后边写着煮法的牌子。元宵的煮法很有讲究,只有这样才能吃到口感最好的元宵。如今,王阿姨也添加了新的营业项目——熟元宵。“很多人会担心买回去不好吃,那就先尝尝,觉得好吃再买。”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滚着一只只白胖子,出锅之后会变得大一些,又白又滑。滑欲流匙香满屋,尝一小口,感觉这小小的元宵中蕴含了一整个宇宙。外皮软糯却嚼劲十足,内馅入口先是芝麻的清香,随后桂花的香气紧追而上。甜味和坚果的香味融合的十分完美,各种配料在口中的相遇可以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天作之合。12元一碗的熟元宵有6颗,吃完之后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老太叠元宵如今开了七十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小伙子吃着元宵从孩子长成了老杆子,姑娘从潘西长成了老太太,每年还是会来重拾这熟悉的味道。味道若是能延续,记忆就会一直都在。传统的美食正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沉淀,包裹了几代人的回忆,从而历久弥香。伴随着快到残影的手速,一颗颗元宵被打包好,老太叠元宵这么一抹新年老味道就被带回了家,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和胃,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圆满。
老太叠元宵
ADDRESS地址
夫子庙秦淮小吃城牌坊附近TIME开放时间
10:00开卖,售完即止AUTHOREDITOR编辑
葵花PHOTO摄影
周董DESIGNER设计
葵花CONTACTSMICROBLOG微博南京巷子COOPERATION合作
怀俐REVIEW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