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去月帖拓本,此帖笔势温静,为虞

虞世南(年-年7月11日),字伯施,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能文辞,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工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被日本学界合称为“初唐三大家”。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沉静寡欲,为人正直,博闻强记。过继给叔父虞寄,与兄长虞世基受业于顾野王。在隋朝做过秘书郎,自编《北堂书钞》,又参与编写《长洲玉镜》[1]。后来成为唐太宗身边的重臣,任弘文馆学士兼著作郎,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贞观八年(年)进封永兴县公。贞观十二年(年),致仕,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如故,禄赐防阁视京官职事者。同年卒,年八十一,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绘像列于凌烟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卒谥文懿。

虞世南《去月帖》拓本,又称《左脚帖》、《朝会帖》。25.7×43厘米,凡六行。上海博物馆藏。此帖笔势温静,为虞氏晚年手笔,正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帖中“少”字一撇,略作颤抖,此偶然之意,亦是灿烂至极。

当代学者,中国美术学院陈振濂教授在《书法史学教程》中评述说:“虞世南的书法温文尔雅,是体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最为典型的代表书风,强调一种温和、含蓄、内在的情调。他的作品和魏碑比较,存在着技巧上完备与不完备、风格上细腻与粗糙的明显差异。当然,其间还有一种文化水准的差异。虞世南作品反映的文化程度更深厚一些。学问更精湛一些。‘暴露’、‘怒张’、‘恣肆’在他的作品里基本上没有。这表明,他开始倡导一种重要的、划时代的审美标准——含蓄美:‘君子藏器’。”

他传世的书迹有石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铭》及行书《积时帖》、《左脚帖》等。书法理论有《笔髓论》,论用笔方法及行草各体书写规则。编有《北堂书抄》一百六十卷。

-end-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凌晨Anna

责编

An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