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记者从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明年1月1日起,《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条例》正式施行,这将为夫子庙景区进一步提档升级、充分展示南京文化旅游城市名片提供一份新蓝图。
提起南京,不少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夫子庙。作为南京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品牌及城市名片,年夫子庙景区游客接待量已超过万人次,在“全国十强景区”评选中名列第二。但多年来,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商业气息过浓、业态管控乏力、经营内容和手段同质化明显、文旅商融合不足等问题逐步暴露,与夫子庙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秦淮风光整体定位越来越不协调。
“面对文与商的碰撞、新与旧的对比、品质提升与发展瓶颈的矛盾,为景区依法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法律支撑,依法强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法规的修订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一级巡视员陈雷介绍,为破解这一发展难点,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把修订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条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围绕综合执法权、特许经营、业态管控、法律责任等十方面难题,有计划、分阶段地逐个破解。为此,专门召开了26场座谈论证会,多次听取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政相对人、咨询专家、法律专家、基层立法联系点、景区所在街道的意见建议。
记者了解到,与年正式实施的《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条例》相比,新《条例》共七章六十四条,且亮点纷呈。新《条例》将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大保护力度,列入保护对象的不仅包括街区内的名胜资源、古树名木,也包括金陵琴派、南京剪纸、秦淮灯会、南京白局、夫子庙小吃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历史地名、历史掌故等,并设立风景名胜区保护资金,用于对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同时,注重保护性利用、突出文旅深度融合是其又一亮点。新《条例》注重促进老街区的改造升级和消费创新,明确重点发展博物馆展览、观光旅游、娱乐休闲、民宿民居、餐饮购物等文化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鼓励在保持建筑原有格局和风貌基础上,提供体验式居住、特色手工、展示陈列、旅游体验等服务。明确加强对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发展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创意产业。统筹规划、建设、改造小餐饮集中场所和街区,保护注册“秦淮小吃”集体商标和规范小吃产业,挖掘小吃文化内涵、发展夜间经济。
今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在品质提升方面,除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外,还将设立并完善通达风景名胜区的路标路牌、交通标识和指示系统,保障交通枢纽、地标性商业、文体旅游设施之间交通指示清晰明确。将通过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好客流疏导、智慧停车等景区管理工作,提高旅游服务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十四五”期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将围绕“特而精、最南京”的目标,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创建国家级文旅商融合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全国旅游景区管理标杆,全力打造一个有文化、有情怀、有特色且在全国独具魅力、独一无二的景区。此外,该区域将打造成文旅商深度融合示范区,突出“互联网+旅游”,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应用场景、新消费场景、新运营模式,实现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并围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等主题,集聚资源力量,重点发展夫子庙—秦淮河—老门东夜间经济集聚片区,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记者、视频文案:张韩虹
★通讯员:宁仁轩
★剪辑:何慧中
★编辑:华凡
★统筹:陈蕊
★值班总编:王长峰
★制版:赵文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