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抗疫现场导演想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力

消除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2/5391527.html

编者的话:“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一样。”纪录片人张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他刚进纪录片这个行业时学到的一句话。从日本导演竹内亮的《南京抗疫现场》,到德国电视台的《一种新病毒正在世界传播》、英国BBC的《武汉:封城人生》,以及聚焦武汉的《英雄之城》《冬去春归》《生死金银潭》……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外纪录片人正从不同角度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发生的抗疫故事。

“想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力量”

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制作的“防疫教材”《南京抗疫现场》短片推出日文版和英文版,详细介绍了南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采用的各种防疫方法,被网民自发翻译成其他十余种语言,点击量连创新高。竹内亮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虽然已在中国生活多年,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他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在日语版短片中,浓缩了中国民众抗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外来人员返回南京要进行14天的隔离;快餐店“零接触”,手机点单支持自取;地铁检票口工作人员使用“无接触”温度计测量乘客体温等。该短片发布后迅速登上日本雅虎首页,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TBS电视台等日媒纷纷制作特辑,邀请竹内亮介绍中国的抗疫故事。英文版内容增加了“无人机喊话防疫要点”“热门景区夫子庙控制人流量”等新内容。实际上除了上述两部“爆款”短片,自疫情暴发以来的两个多月,竹内亮及其团队已经拍摄了《鞠躬少女》《采访决定留在武汉的岛爷爷》《采访住在北京的日本人护士》等十余部疫情主题相关短片,近期还将陆续推出新作,讲述《南京抗疫现场》的后续故事。

“我开始没打算拍这么多,只不过来自网民的需求越来越多。”竹内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特别是首都东京,连日刷新确诊患者最高纪录,成为日本疫情最为严重的“重灾区”。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态说,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不排除采取“封城”等强力措施。在正式做出决定之前,日本想要看看其他国家相关做法的效果如何。竹内亮解释说,南京虽然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封城”,但通过减少人员流动、限制聚众聚餐等措施依然成绩显著。因此很多日本网民呼吁,想看南京“抗疫”之后的成果,以便日本参考。“有需求、有参考意义的片子,我们就会尽量去拍。”

竹内亮有着约20年的纪录片导演从业经历,在凭借《南京抗疫现场》“出圈”之前,已经通过拍摄《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作品吸引一批粉丝。与以往作品相比,他不认为拍摄以疫情为主题的纪录片有额外难度,而是延续其一贯的细腻风格。“我的片子没有宏大叙事,我比较擅长捕捉身边的人物和故事,将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真实客观地呈现在镜头中。疫情系列短片中,人物选择和故事架构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拍摄思路,只不过恰好发生在疫情期间。”他的拍摄团队一般只有3人,除竹内亮本人,还有1名编导和1名摄像。

虽然已在中国生活多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加深了竹内亮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在目前拍摄的疫情短片中,《我们的“疫”天》和《世界的“疫”天》颇为特别,竹内亮向全球华人网民征集了他们拍摄的当地防疫措施视频,经由他的团队剪辑制作,大家共同完成。为此,他认真观看了意大利、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各地网友发来的视频素材。“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跟中国相比,”竹内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政府在大大小小各个方面采取了非常到位的措施,中国人民上上下下十分团结,举国共同抗击疫情,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都没出现。”以日本为例,日本向来以“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民族文化为自豪,可在此次疫情当中,不断爆出年轻人聚众喝酒、唱卡拉OK导致疫情扩散的新闻。“他们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日本现在好像没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了,这次的表现让我感到失望。”

竹内亮惊讶于中国的物资保障和物流供应,他看到全世界的超市出现“空荡荡的货架”“民众排队抢购”等场景,可无论是他所在的南京、还是其他中国城市,很少出现“断货”和“抢购潮”。竹内亮及其团队深入超市和工厂采访,发现中国的防疫物资、生活用品、食品、物流等保障民生的行业并未因疫情停下脚步,反而加班加点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物资保障。竹内亮此前并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