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为是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走过“古秦淮”的牌楼,穿过一段商业街(贡院街),就来到了南京夫子庙。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年),以“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到了北宋景祐元年(年),移东晋学宫于秦淮河北,并在学宫之前建庙祭奉孔夫子。现在的夫子庙就是在秦淮河的北岸,是一组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南京夫子庙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年),全长米,高10米,是中国照壁之最,有“天下第一壁”之称。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一个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为“泮池”。大照壁以秦淮河自然河流为泮池,照壁上有金黄色的双龙戏珠图案。
在庙前广场西侧,有一座六角飞檐、古朴大方的亭子——聚星亭,有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庙前广场北面有一道石砌坊门——棂星门,它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聚于此的意思。
走过棂星门,就来到大成门前。大成门是夫子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院落通甬两旁排列了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孔子的八位门生,即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状态虔诚,栩栩如生。
大成殿前的平台为丹墀,俗称露台。露台中央,青铜质地的孔子雕像引入注目。雕像体态丰盈,面部慈祥,眉宇间透露着睿智。这座雕像高4.18米,重2.37吨。做工精巧,惟妙惟肖。大成殿是南京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内正中悬挂一幅中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有6.50米、宽3.15米。大殿两侧有四亚圣颜回、曾参、孔伋、孟轲的汉白玉雕像,四周墙壁展出的38幅巨幅彩石镶嵌壁画,都是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内容。学宫位于大成殿后,有明德堂和尊经阁为主体。
南京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是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这里是历史文物建筑,又能反映南京风土人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