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陵小城到大运河博物馆厚重历史的附加值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王峻峰王绍强见习记者孙炜杰)“各位客官,已到德州。”伴着船工的招呼声,车水马龙的码头出现在不远处的河岸。后面是一座繁华的城镇,长街古巷,人车络绎,红尘滚滚,跃然眼前。

资料图:金陵小城燕集里。夏夕又摄

3月上旬的一个周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下简称运博),“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里,借助“沙飞船实体与多媒体虚拟”这一沉浸式体验项目,来自本市的祁先生和孩子似乎置身于数百年前的大运河客船之上,一路从苏州府到北京城。与他们一同“乘船”游历的,还有数十名观众。此时扬州虽无疫情,但因常态化防控规定,多数景区游人并不多。这一时刻,大运河博物馆里仍有如此众多兴致盎然的游客,令人惊喜。

近几年来,以“中国文化+江苏历史”为主题定位的文旅新业态陆续涌现。不仅是运博这样的公立文博场馆,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也开始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江苏传统风格与中国文化自信的文旅新品牌。这一过程,与疫情发生的时间段基本重叠。虽然疫情反复不断,但立足于历史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的诸多江苏机构和企业却逆势而上,市场表现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逆风起飞”的大运河博物馆

疫情期间开馆,不久便遭遇扬州本地疫情冲击。在此困境之下,迄今依然接待了百余万游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可谓“逆风起飞”。

运博从6月16日正式开馆到年底,其间因疫情闭馆近两个月,实际运营只有4个多月。但这短短4个月中,观众总量已达到了87万人次,日均多人次。据了解,去年7月,馆内预约每天爆满,往往开放预约几分钟内1万人名额就已约满。该展馆副馆长徐飞表示,如果没有今年春节后的新一轮疫情,按照去年开业以来的情况推测,运博今年全年观众人数达到万人次应该“没有太大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运博的旅游贡献度就已力压瘦西湖,成为扬州游客人数最多的旅游景区。但在他看来,运博还在起步阶段,远未成熟。据统计,去年该馆观众中,扬州本地占据58%,外地占42%。若以省内游客接待量最多的南京博物院作为参考,一个成熟的博物馆,外地观众占比可达70%以上。这些外地观众的旅游贡献度极高,往往能连锁带动地区的餐饮和住宿消费,这也就是所谓“网红打卡地”的乘数效应。一份第三方旅游贡献度测算报告显示,年南博的万人次观众,为南京直接、间接带来经济收入超过20亿元。徐飞预计,运博今年若能实现吸引万人次观众的目标,至少能为扬州创造7亿至8亿元的旅游消费收入。

运博的最大亮点在于自身定位的创新性。这一创新的最大价值,首先来自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主体是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并与扬州所代表的江淮文化相融合。运博本身就建在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里,作为“文化公园里的博物馆”,具有了更强的旅游属性。游客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甚至沉浸于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之中,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积淀文化自信。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更高端、更具文化含金量的旅游模式。徐飞表示,作为一个公园里的博物馆,在设计博物馆展陈时,必须考虑到观众的旅游心理和接受度。

正是从这一定位出发,运博的文旅业态——无论展馆与展览设计还是文创产品开发,都以大运河及维扬文化为基石,充分融合数字化的新技术手段,展现新视角,提供新体验,满足观众的全新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群体。据记者了解,以“运河上的舟楫”展览、“河之恋”环幕电影、“运河迷踪”互动体验馆等为代表,运博的数字化沉浸式展览引领全国文博展馆。自开馆以来,国内各地展馆甚至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文博单位都曾到此参观学习。

“河之恋”环幕电影,通过各种各样的动画数字化模拟,展现运河四季之美。在展厅中,除了四周的环屏投影之外,地面也有投影配合展出,让观众仿佛置身运河之中,身旁围绕着荷花、瀑布与帆船。徐飞表示,因为是中德合作,主要由德国公司制作,这个项目更多是从欧洲人的角度看大运河,对博物馆来讲也是一种新尝试。“运河迷踪”沉浸式互动体验馆,结合剧本杀、密室逃生等多种元素,面向大中学生,让他们通过互动娱乐的形式了解运河建设、管理的历史。此外,一处新的运河古船模展览正在筹备中,展陈的船模有七十余艘,依据史料记载、引入非遗工艺来制作,并设置各种多媒体展示。

据了解,国内现有的运河主题博物馆,大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地域局部展现大运河,而运博是从千年的全时间跨度、从杭州到北京的全空间跨度整体展示大运河。这是运博的另一个创新,由此带来了展览设计的高起点、高层次,体验逼真。譬如,建筑设计服从于展览设计要求。考虑到大运河古船舶展品及一些大型遗址,所需空间较大,整个运博的建筑高度分成了5种,从5米到17米不等。“运河上的舟楫”展,因船的桅杆达到十余米,所以设计的天花板高达17米。博物馆展览设计通常是根据既有的建筑高度来布展,根据展览需求确定建筑高度,迄今在国内博物馆中绝无仅有。

运营和抗疫之余,运博正开展文博场馆文化功能的课题研究。徐飞告诉记者,要建好文化公园里的博物馆,首先要做有实际场景的研究。扬州是世界文化遗产原点城市和世界运河合作组织注册地,运博坐落于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拥有良好的文化与风景资源,这是未来文旅深度融合的两大新优势。据悉,运博的最新发展目标是,待疫情缓解后,在大运河美食、传统文化与艺术等方面开辟一系列的非遗展览,利用数字技术与观众互动,进一步梳理和挖掘大运河遗产的价值,传承千年历史,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

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价值的省内文博场馆不仅是运博,南博堪称我省此方面的龙头。去年虽然疫情持续,南博仍举办了主题展览14个,凸显我省吴风汉韵的独特历史与文化。如,“汉光熠熠——南京博物院藏汉代错银铜牛釭灯特展”“风展红旗如画——傅抱石红色主题绘画艺术展”等。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在疫情影响下,南博依然吸引观众万人次,较年增长了30余万。

“网红打卡地”的历史价值

牛首山是南京最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之一。虽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多年来一系列创新项目所带来的“网红效应”,使这一老牌景区仍具韧性,且蕴藏了不小的潜力。

据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统计,去年游客量及收入已恢复至年的七成左右。去年7月26日至9月9日,因疫情闭园,但恢复开放后,“十一”假期客流迅速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网红历史文化街小镇——金陵小城·燕集里。去年9月正式开业后,金陵小城因其浓郁的六朝文化特征、时尚的历史体验属性,几乎一夜走红,今年元旦、春节假期预约入园人数每日爆满。

南京的“夜瞻园”演出同样具有“网红基因”。“金陵第一园”瞻园有着多年的历史,典型的明清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毗邻著名的夫子庙商业街,游客络绎不绝。年,南京市博物总馆与市文投集团合作,推出“金陵寻梦”夜间特色实景演出,将瞻园的亭台楼阁巧妙地融入戏曲演出中,度实景还原《梁祝》《红楼梦》等经典昆曲、越剧戏目,让观众实景沉浸式感受古都金陵厚重与精致的文化。据悉,南京市博物总馆还将以“金陵寻梦”为样本,在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新的历史文旅融合产品——甘熙宅第夜游,名为“甘宅雅韵”。

近几年,古老的清名桥也已逐渐成为无锡的“网红打卡地”。清名桥沿古运河历史街区是无锡唯一的中国大运河申遗点。据史料记载,约年前,泰伯自中原南奔蛮荆,定居梅里,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即开凿无锡古运河。隋代以来,成为整个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伯渎港、古运河在此相会,“水弄堂”为其最著名的特色,运河人家鳞次栉比,寺、塔、河、桥、街、窑、坊等景观众多,被称为苏南古运河的精华。利用这一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无锡市大力开发古运河的“世遗价值”。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着力于文商旅融合创新,在全国打响了“今夜梁宵”夜市品牌。去年游客近万人次,名列全国逆势增长最强劲十大夜市第四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