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到1月中旬,盼着过年的心情就愈加强烈。
(年摄)
然而,日复一日的本土新增,一个接一个的全城戒备,总让人对疫情绷紧的神经松弛不下来。
同事小文老家河北,最近对着的页面频频叹气。本着对自己负责,也对身边人负责,和父母沟通再三后,小文决定留在南京过年。
像小文这样,离家千里之外,却决定留宁过年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日前,南京发布重要通知:企业需对员工出行严格管理,非必要不出宁,确需离宁的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状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设区市,不赴境外。
南京本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南京人不在少数。今年,为了共抗疫情,很多人决定留在南京过年。不过,不用感到孤单,南京人新年限定的仪式感,好吃又好玩,留在南京过年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是时候,留在南京过年了!
腿妹常听人讲,“南京没得好吃滴”。每当此时,腿妹就特别“义愤填膺”。然而,“谣言”止于智者,这次,留在南京过年的你们,一定能感受到专属于南京最年味的味蕾冲击。挂了整排的腊肠咸肉,永远在排队的哑巴蛋饺,瞬间勾起食欲的糖醋熏鱼,以及永远人头攒动、氤氲着诱人香气的各类小吃店……南京人的年味,直叫人爱不释手。要说谁最能代表南京人独一无二的新年仪式感,那肯定是蛋饺、熏鱼、素什锦、腊肠、鸭子、炒干货……sorry,南京人就是端水大师本师。说起炒什锦,南京人绝对韶得头头是道。这道其貌不扬的“什锦菜”,也叫“十景菜”,字面上意思就是用不少于十样蔬菜烩制而成,据说“什锦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就觉得挺niubility。However,您也不用感到新奇,不过是因为南京人过去生活条件差,平日里吃不到荤腥,一到过年就猛吃肉,难免肠胃不适。这时候,一盘青翠欲滴、少油清爽的“炒什锦”,正好中和了满肚子的油腻,那叫一个舒畅。如今,依旧能坚持着自己炒什锦的人家越来越少了。许多南京人图省事儿就到饭店定个包厢吃年酒,餐桌上虽少不了“什锦菜”,却也少不了吐槽声,“这什锦菜味道就不对”。而三七八巷犄角旮旯里的卢姐什锦菜,就能满足南京人这刁钻的胃。卢姐家的什锦菜都是明码标价,还别嫌贵,因为用的都是扎扎实实新鲜的十几种蔬菜,有菠菜,荠菜,豆芽菜,黄花菜,木耳,胡萝卜丝,豆皮丝等,都是当天炒制的。
过年前后,很多爷爷奶奶都是特意赶来买什锦菜。都说吃了许多年了,过年不能少了这个味道,不然年夜饭都吃不香了。
越往深冬过,年的气氛就愈加强烈。朋友,你还没去哑巴蛋饺排过队?对不起,在南京过年可不能少了这份仪式感。
哑巴蛋饺和卢姐什锦菜离得不远,买完什锦菜再去哑巴蛋饺排个队,才对得起三七八巷的年味。蛋饺,是南京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而哑巴蛋饺则用爱与美味俘虏了南京人30年的味蕾。
从排队的阵势,就能最直观的反应哑巴蛋饺的受欢迎的程度。
挤进人群,你才会知道为什么只有他家的蛋饺这么受人欢迎。看着一个个蛋饺,都是纯手工一个一个现包出来的,这饱满的身形,看着就很讨喜。
他们家蛋饺放肉馅都是实打实的放,一次放入大坨肉泥,一次不够可能还要再补一点。
师傅们是有条不紊,在冷风中苦苦排队的南京er倒也心甘情愿,就这样蛋饺依旧供不应求。所以,哑巴蛋饺还特别贴出告示进行限购。害,这就是“南京品牌”的底气。
南京的凡学王者,不会把“我资产过X”放在嘴边,却总在过年前后,摆上一整墙的香肠以示众人,“害,也不是很贵,就花了一些钱吧。”
即使不是大户人家,也能去菜场欣赏满排的香肠,这才是新年最应景的装饰。
在彩霞街菜场,可以看到售卖着不同口味的香肠,有广式香肠,有原味的,还有现在很受年轻人喜欢的四川麻辣口味。
红色幕帘般的香肠,不仅喜庆,关键还诱人,买两条腊肠回家,这年的气氛一下子浓郁起来。
南京人啥时候开始准备过年?很多人会说,从老太叠元宵出摊的时候。
夫子庙的老太叠元宵,一年只卖一个多月,但只要一出摊,元宵很快就会秒空。毕竟,元宵老太的手艺,已经陪伴了南京人65年,无疑是老南京人的新年限定。
今年元旦刚过,"老太叠元宵"就出摊了!一块泛白的招牌,一份友情提醒,一张竹编簸箕的白纱棉布下藏着一颗颗雪白滚圆的元宵。
如今,元宵老太年纪大了,但南京人舍不得这份年味,于是老太的儿媳接管了摊位。摊主虽变了,元宵的味道以及这份人情味依旧都在。
(图源:现代快报)
手工一层层叠出来的元宵,外皮又糯又香,还带着一点嚼劲。内芯塞了满满的料,一口下去馅料直往外流,甜而不腻,清香爽口!
“年年有余”=“年年有鱼”。在南京过年,熏鱼自然是不能少。虽然南京很多熏鱼店都加上了“上海”的前缀,但也不妨碍它进入南京后,中和了南京人的口味。
无论哪家熏鱼店,熏鱼都是每天现杀现做,切成条状,直接下油锅开炸!出锅后再分别用椒盐,和糖醋来调味。
鱼肉三五分钟就能出锅,被炸得酥脆,鱼骨头都能嚼一嚼咽下去,沁上老卤汁或者糖醋汁,一盒熏鱼很快就下肚了。
无论是三七八巷熏鱼,上海陆记熏鱼,亦或是老迎宾菜场的老沈熏鱼,好吃就完事了!
炒货,在过年期间热度总会是TOP,没有“嘎嘣嘎嘣”声儿的新年总是不完美的。位于小心桥的刘艳明炒货已经开了40多年,早上10点,排队买炒货的人们已经从店内排到店外人头攒动。
不大的店铺,被炒货占满了一半,看着货格里,放着各种各样不同品类,不同口味的炒货,大致数了一下可能要超过40多种。
店里最热销的炒货肯定归炒葵瓜子莫属!葵瓜子也有很多口味,有原味的,五香的,奶油的,最神奇的还有香辣口味的。
现在正是炒货店忙碌的高峰,队伍都可以排到旁边饮虹园巷子里面。
在南京过年,自然得入乡随俗。
年前去玉桥买副对联,去花卉市场捧两盆鲜花,崭新地迎接新年;年后去夫子庙赏灯,登梅花山赏梅,正月十六爬城头……一切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每到新年,腿妹都爱去玉桥逛两圈。买对联、福字是一方面,主要是喜欢这满眼红彤彤的喜庆年味。
每年圣诞一过,玉桥的摊主们就率先张灯结彩起来,这一卖就得卖到年二十九。毕竟专属于中国人的新年,才是大事。
上了玉桥三楼,没两步就能看到年货摊子,红包、灯笼、对联、装饰……或平铺着,或悬挂着,清一色的大红色。
新年是辛丑牛年,“牛”的元素也不少。牛气冲天、牛运亨通、牛年大吉,中国人都爱讨个好彩头。
如今对联的花样多,绒布材质、亚克力板选择丰富,满足了更多年轻人的喜好。
下班后去玉桥逛两圈,买两副对联,带几个中国结,家里的新年氛围瞬间支棱起来了。
年前,许多南京人都爱带着孩子去花卉市场逛一逛,买点鲜花绿植,给家里增加点新年气氛。
各色缤纷的鲜花,生机勃勃的绿植,随意淘两盆放入家中,新年氛围满满,还能提前感受春天的味道。
腿妹爱逛花卉市场,除了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外,主要因为市场里花花草草的价格简直不要太便宜。
近一点的汉中门花卉市场,乐意跑远点去仙东花卉市场,将春天提前搬回家。
南京人总说,“过年不看灯,等于没过年”。每年夫子庙的灯会,一定不能落下。
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的夫子庙秦淮灯会选择了闭灯。好在3月份,夫子庙重新亮灯,给南京人补上了春节赏灯的风俗。
今年夫子庙的灯会尚未官宣,不妨一起来回顾下去年的“灯耀金陵·圆梦小康”第34届“秦淮灯会”吧。
惟愿这一盏盏灯,都是春天的祝福与希望,以灯祈福,为中国加油!
在南京的后花园——高淳,每逢新年都会表演跳五猖、大马灯。
五猖舞起,祈福纳祥,热热闹闹、原汁原味的大戏总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东坝大马灯则是一项模仿战马造型的民间舞蹈,用竹制“马架”,外表用绒布制成“马皮”,并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表演时形神兼备。
(图源:高淳发布,年摄)
如今,高淳本地的民俗也受到越来越多“外乡人”的喜爱,每当有五猖舞、大马灯表演时,大家都会纷纷赶往高淳,一睹这种精彩的文化遗存。
南京人从明朝开始,就有“正月十六爬城头”的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现如今,爬得较多的南京城墙在中华门城堡、台城、武定门一带。
正月里,大家吃的多,吃的荤,爬爬城头,可以消化去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走百病”。
不过,如今南京人喜欢锻炼,“走百病”早已不限于正月十六啦。
(图源:南京发布,年摄)
对于南京人而言,梅花山像是收藏在小盒子里的珍宝,不断擦拭抛光。
正月时节,正逢梅花山梅花绽放枝头,故而一定要登梅花山,感受盎然春意。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漫步在枝枝梅花间,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
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旷神怡,平日的劳累似乎都消散了。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白的梅花如玉琢雪塑,花瓣晶莹剔透,十分雅致。
凑近鼻子,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虽然隔着屏幕仿佛也能闻见袭袭幽香,但腿妹还是觉得要亲自去梅花山,才能得到真正的享受。
对腿妹而言,梅花山是怎么也去不够的!
往年,春运之后,新年下的南京俨然成了“空城”。然而,今年因为疫情,成千上万的新南京人选择留在南京过年。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或微小,却是对南京、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谢谢你,每一位愿意留在南京过年的新南京人。
今年南京的新年,或许会格外热闹,但我们依旧要做好疫情防控。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餐,用公筷,就地迎福,常通风,避免生吃,配合防疫,报备行程,不信谣,不传谣!
留在南京,过平安年!希望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重新相聚,共祝战“疫”胜利!
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吧!
#你决定留南京过年了吗?##你觉得什么最能代表南京的年味?#赶紧留言告诉腿妹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