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夫子庙 >> 夫子庙介绍 >> 漫话永州小吃

漫话永州小吃

表皮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185626.html

漫话永州小吃

永州是一本书,一本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饮食文化是“全书”一个分册,“永州美食”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章节,而“永州小吃”在“永州美食”中必定占有一席之地。品鉴永州美食,如果离开小吃,就觉得缺少了什么,更难以了解其全貌。

永州风光

小吃有别于正餐菜肴。由于各人的理解和说法不尽一致,在日常生活中,把小吃和正餐明确区分开来真不容易。有些正餐菜品在某些书籍或资料中被列为小吃,如永州的“东安鸡”就有这种情况;也有将“小吃”列为大菜的现象,如宁远的“状元水丸子”,常常在正餐菜谱里看到。我认为将小吃与正餐菜区分开来,有利于把握小吃的精髓,发掘其传统风味,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密码,有利于传统小吃的发展。

那么,要弄明白“小吃”的概念,还得从浩繁的解释中查找资料。有两份典籍,对“小吃”阐释得比较全面和清晰,具有一定权威性。一是《中国烹饪辞典》:“(小吃),也称‘小食’,正餐以外的小分量食品,一般带汤汁,某些小吃也可以作为主食或用于筵席,有的用米粉、面粉等原料制成,也有肉或其他原料制作”。一是《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小吃)用于早点、夜宵、茶食或席间的点缀,以及茶余饭后清闲遣兴的小型方便食品,如油条、豆浆、油茶、粽子、元宵、糕点等,它以量小、精制而有别于正餐和主食,也以量少、价钱便宜而区别大菜,常称作经济小吃。小吃、点心两词,古代常互用,沿袭至今。北方与长江上游地区,将食肆饭摊边做边卖的早点、夜宵食品,都称为小吃。而将糕点厂制品,以及宴会所用的精美糕点,则称为点心;南方地区有的将早点、夜宵用的米面制品都称为点心,而将肉类制品称作小吃。有的地方则把小吃、点心视为同义词,不加区分而混用。”

永州米粉

永州小吃,品种繁多,历史悠久,广泛分布在各个县、市、区的城乡之间。历史上小吃产生于民间,往往多是在家庭制作,或者是在街头巷尾的摊担上盛行,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因此,过往对小吃的重视程度不够,其知名度也不高。年9月举办的永州市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组织者首次将“永州小吃”作为一个评选的大项,与正餐菜品相并列,专门评出了“永州十大风味小吃”,使代表各县区特有风味、历史悠久、制作精美的十大风味小吃脱颖而出,史无前例地展现了永州十大名小吃的靓丽风彩。这个“第一次”,真还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它对于发掘永州传统小吃,弘扬小吃文化,提高永州小吃知名度,进一步发展小吃产业和旅游,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灌状元水丸子

研究小吃文化,发掘其背后的源流,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永州小吃很有帮助。小吃往往有故事,如宁远县有名的小吃“下灌状元水丸子”,当地就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唐代宁远下灌村出了一名状元郎,名叫李郃。他高中状元后,在京城做官。得知父亲病重不能进食,孝顺的李郃向皇上告假回家服侍老父。为了让父亲能开口进食,他想尽办法,最后将鲜猪肉切块,用刀背轻敲慢打,捶茸后再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用调羹将肉糊舀入汤锅内煮沸,肉丸即浮于水面。丸子汤鲜肉嫩,滑溜爽口,食后气顺神清。将此肉丸喂给老父食用,老人居然胃口大开,食欲骤增,不多日疾病痊愈,身体康复。后人为弘扬李郃的孝心精神,故将此肴命名为“状元水丸子”,也称“孝心水丸子”。此小吃流传至今,不仅在本地有名,其他地方也竟相模仿,早已红遍县内县外。在年的永州市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上,“宁远状元水丸子”脱颖而出,入榜“永州市十大风味小吃”。

血灌肠

蓝山县也有一道流传已久的小吃,名叫“血灌肠”。源于农村逢年过节杀猪后,将猪血灌小肠煮熟后招待左邻右舍,久而形成习俗,血灌肠也有了名气。据传,远在宋代,当地就风行“血灌肠”。当时,这里很贫困,地方官员没有其他好物品进贡朝廷,就将地方名产“血灌肠”进献皇上。没想到山野食品居然得到皇帝的亲睐,皇上将此定为每年上朝的贡品。从此,“蓝山血灌肠”享有贡品盛名。流传至今,仍是大家喜爱的美味小吃。可见,小吃背后的典故传说,增添了文化的亮色,更助其长久流传,闻名四方。

永州喝螺

其实,小吃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步的。据资料介绍,远在周代,我国就出现了小吃的雏形,秦汉之后,小吃更有了不少花样。魏晋南北朝时有髓饼、水引傅饪等食品;隋唐时有元宵、麻园、包子、饺子等等;宋代时有薄脆,月饼、油炸果子等等;元代有烧卖、剪花馒头等等;明清时小吃已多得不胜枚举了,清人顾伸《养小录》记载:“饵饵属(粉食类)6种,果之属(果实类)24种,粥之属(粥类)24种,粉之属(用粉加工的食品)2种。”在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商业文化,当时的一些大城市或商业中心地区,出现了小吃群。如:南京夫子庙小吃(始于明洪武年间)、上海城隍庙小吃(始于明永乐年间)、苏州玄妙观小吃(始于明弘治年间)和长沙火宫殿小吃(始于清乾隆六年)。这些小吃群至今仍然存在,生意还十分兴旺。

江永瑶山油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文明和商业文化的迅速兴起,我国的小吃业越来越兴旺,成为特殊的饮食文化标志,甚至成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名片。永州小吃的发展虽然远不及一些商业发达的中心城市,但也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各地重视小吃品牌的推广,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如江永瑶山油茶,历史悠久,滋味浓郁,在江永、江华、蓝山等山区都十分盛行。但长期以来,也只是局限于这些山区地方,对外缺乏知名度。江永县女书酒店董事长陶继新先生是一位油茶痴迷者,他多年研究油茶文化,并致力打造江永瑶山油茶品牌。从年开始,陶继新组成了研发推广团队,挖掘传统油茶的文化根底,创新经营方式,并在女书大酒店的旁边建一条仿古瑶山油茶街,生意非常兴隆。各地油茶爱好者都来这里听瑶歌,赏民俗、品油茶,一下子将油茶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从年开始,陶继新率队参加全国各种小吃比赛,先后荣获“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中国金牌旅游小吃”“湖南省金牌旅游小吃”“永州市十大特色小吃”等称号。使江永油茶,如同清纯美丽的瑶妹,再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置身闹市更诱人”了。

“永州米粉”,也是我们永州人引以为傲的风味小吃。据有关资料介绍,明清以来,永州的米粉就已经成为城乡百姓喜爱的早膳。清代末年,永州祁阳的“文明米粉”店开设在南京、长沙、桂林等地,那里桂林米粉的知名度远不及永州文明米粉。一碗永州米粉常常能勾起永州人的乡愁和记忆,特别是在异乡的永州人,真是忘不了那碗鲜香美味的米粉。但近年来,永州米粉在品牌的建造上明显落后于桂林米粉。当今满大街粉店都挂上“桂林米粉”的牌子,真让人感到遗憾。当然也有不少坚守永州米粉这块阵地的生意人,如“永州大西门凉拌粉”,已列入永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官方认定的传承人——王灿,就是一位坚定的非遗守护人。他经营“大西门凉拌粉”,口味纯正,深得喜好者的亲睐,不少人还慕名找到他的店子去品尝正统的大西门凉拌粉。他俩口子经营的一店一摊,虽然还是小本生意,但这块传统的小吃品牌还在坚守,极受欢迎。

值得庆幸的是,永州米粉的经营领域中还出现了一些创新者,如“永州胖子卤粉”“姥姥卤粉”等新的永州卤粉品牌店,近年来引进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冷水滩、零陵及其他县城开设连锁店,将永州卤粉做成了标准化经营品牌,这都做得不错。特别是“胖子卤粉”店,更是发展比较快,前年在省会长沙参赛获奖,展销时很受长沙食客的欢迎。如今,“永州胖子卤粉”的分店已经开设在长沙,成为永州米粉进驻省会长沙首个品牌店。

小吃来自民间,正因为老百姓对小吃的喜好,才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去年的冬至节,我去双牌县的芽山村吃羊肉,顺便走访了这个小山村。村里干干净净,家家炊烟缭绕,户户门前晒着板鸭,还有一家小院正在制作麦芽糖。我很好奇地参观了这个家庭作坊,户主老唐非常热情地介绍了制作麦芽糖的传统做法。他每年冬天都要做几百斤麦芽糖,用小麦发芽,再用大米和麦芽熬制饴糖,一锅糖要熬上十来个小时,真是不容易。但老唐坚守了几十年,每年熬制出来的麦芽糖不仅在本地销售,还制成了小包装在网上出售,很受网客欢迎,如今老唐还成为古法制作麦芽糖的网红。

橙子糖

永州好小吃真不少,在的“永州市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上,我有幸担任了美食评委,品鉴了各县区选送上来的当地名小吃。真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如东安县的“中田橙子糖”,晶莹剔透,甜而不腻,清香扑鼻,完全可以与北京的果脯相媲美。江华县的“码市山螺”,这采自大瑶山的螺丝烹制的喝螺,清脆香鲜,口味独特,是永州喝螺中独树一帜的绝品,让人赞不绝口。还有宁远的“下灌状元水丸子”、江永的“瑶山油茶”、冷水滩选送的“油炸粑粑”等等,都是远近闻名的地方小吃,都能勾起人们童年的记忆,让人倍感亲切。

油炸粑粑

纵观中华小吃大力发展的新局面,桂林米粉走红全国,柳州螺丝粉成为四十亿的大产业而享誉华夏,福建沙县小吃遍及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小吃群更是风起云涌……相形之下,永州小吃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永州小吃不甘于落后于人,要奋起直追,吸取外地经验,借他山之石,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也将做出几个响当当的小吃群,推出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小吃品牌,打造几条能吸海内外游客的小吃街……

相信永州小吃的未来,前景光明,一定会在永州饮食文化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作者:李一凡来源:“文化永州”投稿邮箱:xck

26.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