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ldquo雷锋rdquo同

“号外,号外!‘雷锋’同志在南京夫子庙‘落户’啦!”

近日,一则消息在国防科大人的朋友圈里迅速传播开来,让很多人一头雾水。到底咋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3月3日,“雷锋常驻夫子庙”实体馆在大成殿广场正式揭牌,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同秦淮区一道,共同开展“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俨然成了老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来游客和居民强势围观。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是先前在坊间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些贴标签、走过场、搞形式做法的批评。自年3月“雷锋常驻夫子庙”便民服务活动成立之初,该院就明确:必须把“学雷锋”这件事做好做实,真诚服务。因此每逢节假日,学院都会组织官兵轮流到夫子庙提供义务便民服务,今年已经是第27个年头。

27年的薪火相传,换回的不只是陈列馆中一块块奖牌、一面面锦旗,更是老百姓心中的子弟兵印象。

据负责人介绍,“雷锋常驻夫子庙”已经成为南京市打造双拥模范城的品牌和亮点,开设的实体馆也将成为夫子庙地区军民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景观。馆内陈列着近三十年来驻地部队特别是气象海洋学院的官兵在夫子庙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场景图片和实物,它不仅供人参观,更见证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雷锋”便民服务工作室,是传播雷锋精神的重要基点。

实体馆内,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这段历史。

理发是传统的手艺活儿,春去秋来,理发师“雷锋”们换了一波又一波,可理发的功夫没有变。有些人不方便或者没钱去理发店,就到这里来试试学员的手艺。一次,一个邋遢的流浪汉在“理发摊”前徘徊,看似不好意思求助。正负责理发服务的小陈主动过去攀谈,消除了他的疑虑和为难,并亲自为他耐心细致地理发。走的时候,流浪汉摸了摸清爽的头型,傻呵呵地对着学员直鞠躬。

“小伙子,我这收音机不知怎么就坏了,你看能不能帮忙修一修?”修理摊旁,一位大爷焦急地问道,“它跟了我很多年,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基本上走到哪都带着。”“大爷别急,我给您看看。”图中的学员小王接过收音机,仔细拆机,逐项检查……作为队里的维修小能手,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病灶”所在,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后,搞定!大爷紧锁的眉头在听到收音机里再次传出的音乐时终于舒展了。

学院紧贴时代发展、注重与时俱进,及时为活动注入时尚元素,使“雷锋常驻夫子庙”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结合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拓展服务内容,在做好维修小家电、理发、修车等传统项目的同时,先后增加了气象知识普及、气象预报服务、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咨询、卫生健康知识咨询等项目。上图中,宣传员小丁为来夫子庙旅游的外国友人讲解天气,并向他介绍了我们的学雷锋活动。国际友人用并不熟练的中文对着学员们竖起了大拇指:“好!好!”

除了大成殿广场上的活动,气象海洋学院还成立了“学雷锋便民小分队”,深入夫子庙地区的老年公寓、福利院和群众家中进行服务。图中的老奶奶已近90岁高龄,行动不便需要经常卧床休息,儿女子孙因工作忙碌很少过来。服务队里的女学员仔细耐心地给她讲故事,听着清脆悦耳的声音,老奶奶不仅心情舒畅了,也比平时多说了很多话。

学雷峰

便民小分队

真情永不褪色,雷锋精神不朽。27年前,一群最可爱的人来到这里。从此,无论晴雨,总会有一抹迷彩绿坚守在这老城街道;27年来,广大官兵共为群众维修家电多台,理发余人次,修车余辆,热情接待、回答气象咨询多例,为群众义诊余人,维修电脑余台,捐献善款余万元……27年后,“雷锋常驻夫子庙”实体馆的建立将进一步让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今天是学雷峰纪念日

坚守一颗善良的心

既在今日,也在每日

如果你有同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