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让作业变得丰富有趣,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和长远发展?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研制了“长程作业”,通过学习过程长、完成周期长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成长。
————————————————
“双减”的意义是什么?众所周知,是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教育者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短期需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作业的功能需要从应对考试转为全面育人,从知识接受转为素养培育,为学生的持续成长、终身发展服务。作为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研发的“长程作业”,就是学习过程长、完成周期长的作业,注重实践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
实践性作业:在实践中体验
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操作、去体验、去学习的一项作业,包括“亲生活劳动”“悦读工程”“坚志运动”“管理小先生”等内容。
亲生活劳动。为了让学生亲近生活、亲历劳动、亲悟劳动、创造生活,学校提出了4个“服务”:服务自我、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学校按照年级制作家务劳动清单,每个学生都有“十项任务”。比如,一年级学生的任务是:每天自己洗漱,学会洗袜子,自己叠衣服,佩戴红领巾,学会整理书包,学会扫地,学会垃圾分类、自己倒垃圾,餐前盛饭、摆筷子,学会择菜、洗水果,餐后帮家人收拾碗筷、抹桌子,等等。为了让劳动任务落实到位,学校研发了劳动作业本,便于学生自评和家长监督评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学校还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比如系鞋带、叠衣服、扫地、整理书包等内容,评选劳动小达人并进行表彰。
悦读工程。学校着力打造了“+”的悦读工程,即小学六年至少读本书、背首古诗,倡导学生与书结伴、与书同行。学校将首古诗词全部挂在长廊、贴在楼梯的墙壁上,便于学生课间随时诵读。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诗词大会,让学生吟唱诗词、讲述诗词中的故事、参加飞花令竞赛等。学生每天都有半小时的读书作业,学校编制了各个年级的“阅读手册”,对学生的必读书目阅读状况进行检测并评出读书小达人。阅读完一整本书之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阅读收获,有的写感言,有的画思维导图等。一个三年级学生阅读完《三国演义》后,参考动画片《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的形式,用几十幅图画画出刘备联合孙权战胜曹操的故事,主人公全部变成了可爱的猫咪形象,栩栩如生、趣味盎然。
坚志运动。除了强身健体,运动还可以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学校每天都有体育家庭作业,低年级每日跳绳打卡,中高年级还有仰卧起坐、武术操等项目,学校定期评选出体育小达人。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也变得积极向上、充满朝气。
管理小先生。为了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学校给每个学生设立了一个管理岗位,让学生每周轮流承担一项管理作业,成为班级的“管理小先生”。有的学生负责班级的电灯管理,做到人走灯关;有的学生负责班级的绿植管理,负责浇水、施肥、修剪;有的学生负责午餐管理,从发餐盒、打汤到餐具整理,做得井井有条。学生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仅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而且培养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探索性作业:探索未知的世界
世界充满着未知,小学生的好奇心又很强,于是学校设计了一系列探索性作业,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探索中学会发现、思考、表达。
缤纷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学校设计了“春之醉”“夏之乐”“秋之美”“冬之韵”4个主题作业,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特点,是集德智体美劳为一身的综合性、实践性作业。以“春之醉”作业为例,学生走出教室“寻找春天”,用手中的笔画出春天的美景,吟诵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的时候,教师还会带着学生走进小农场,体验春天的劳动、了解春天的习俗、品尝春天的美食。每一个季节,学生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表达、创想,感受四季更迭的节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魅力节日。学校让学生亲近节日,探秘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体验节日的各项活动,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元宵节活动为例,学校从寒假开始,就让学生在家里制作灯笼,开学后将灯笼挂在校园里,然后开展灯谜竞猜活动。学生走进食堂揉面团、搓元宵、品元宵,双休日还与家长一起去夫子庙看花灯。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体验了趣味元宵节,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多彩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学校让学生接触二十四节气,置身于自然万物之中。每个班级承担一个节气主题作业,学生通过讲述节气故事、介绍节气常识、画出节气景色、烹饪节气美食、吟诵节气诗歌、制作节气小报、开展节气劳动等活动,体悟气候的变化,聆听节气的声音,感受生命的气息。
金色种子。课堂学习是为了向学生播撒探知的种子,课本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媒介。一些学生学习了课本的知识但还没有“吃饱”,学校针对这种现象推出了“金色种子”作业,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将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从浅层引向深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提升核心素养。比如,学校研制“‘棋’思妙想”长程作业,分为2周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向学生介绍数学棋的知识,让学生熟知数学棋常见的设计内容和形式;第二阶段由学生4人一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好玩、富含数学趣味的游戏棋;第三阶段是学生玩棋闯关挣卡的过程;第四阶段是评选总结,由学校评出最佳设计者、最佳游戏者等奖项。
创造性作业: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创造性作业,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劳心又劳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精神、能力。
科创小实践。教师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小课题开展“观察与思考、动手与探索、创意与表达”等活动,在科技方面探索一番小天地。比如,学生学做麦芽糖需要几个月时间,一个学生介绍了他制作麦芽糖的全过程,还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各种形状的麦芽糖:四叶草、小兔子、小熊等,都让其他学生羡慕不已。
生活小发现。针对学生喜欢看、喜欢想、喜欢问的特点,学校鼓励学生“童眼看世界”,把自己的发现写成小论文,发布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