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对于福建的第一印象,
大多是自带滤镜的厦门,或是近两年有些热度的泉州。
谈起省会福州,它实在有些低调。
福州中洲岛福州,按当地话叫“虎纠”,因满城榕树,暑不张盖,又叫榕城。
此外别名众多,这座两千多年的古城,历史上甚至叫过泉州。
虽说作为省会的存在感不强,但历史上,福州长期作为福建地区的行政中心。
当过五次首都,最早是西汉闽越国的冶城,近代则是“中华共和国”的临时首都。
西汉闽越国都城东冶如今的福州海水淤积出福州平原肥沃的土壤,福州港死死扼住台湾海峡的咽喉。
一条闽江穿城而过,而历史上的福州名士,也恰如过江之鲫。
一条穿城而过的闽江它是兵家不争之福地,是海滨邹鲁,更是历史上的天府之国。
所以啊,别一提到福建,就只知道厦门,泉州。
这一次不妨试一试福州。
①福州的公园
在福州,给我印象比较深的,首先便是福州的公园。
一是数量,二是质量。
福州西湖公园掰手指仔细数数,福州有多个公园,“千园之城”真不是吹的。
除了数量上离谱,质量上也很能打。
烟台山公园比如西湖公园,准确来说是一座古典园林,与隔壁的左海公园相连。
景观错落有致,亭台楼阁之外,绿化无敌。
旁边就是福建省博物馆,有充足时间的话可以逛逛,没时间就算了(其实个人不太推荐)。
福建省博物馆去过厦门的朋友可能走过山海步道,在建筑,植物间穿梭,也能看海拍日落。
这样的城市森林步道,福州也有,称为福道。
福道福道,是国内首条悬空式城市森林栈道,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建筑大奖。
全长19公里,贯穿了福州好几个公园,绿色满面处处是景,有观景台可以饱览福州城的风光。
但还是啰嗦几句。
1.夏天上福道,做好防晒,建议傍晚时过来,看看日落,开灯光后的夜景也很不错。
2.赶时间的别来(赶火车的那种),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3.推荐3号口进(梅峰山公园),5号口出(金牛山体育公园),比较舒服。
福道的夜景在福州一众公园中,金鸡山公园算是较大的一位了。
之前就是老牌公园,现在新开了茉莉花生态廊道。
公园中悬挂有飞瀑,叠石之间草木茂盛,散步锻炼的人有许多。
想看日落,或是城市的风貌,可以登上飞虹桥,或是平缓的揽城栈道。
②林则徐纪念馆
三坊七巷里,人声鼎沸,许多人争着与“爱情树”合影打卡。
但不远处的林则徐纪念馆,更值得我们去参观膜拜一趟。
“爱情树”纪念馆免票进入,以前是林则徐的祠堂,也有他曾经生活过的住宅。
现有ABCDE五个展馆,亭台楼阁之间,有假山池塘,更像是个大园林。
一桩“虎门销烟”,他为世界熟知,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他本身就是福州人,嘉庆年间的进士,做了四十几年官,廉明清正。
庙堂之上,又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官职年表更重要的是,他还发掘了另一位大佬左宗棠,并对他一生影响深远。
左公震古烁今的功绩,自不必多言,68岁抬棺出征,收复了新疆。
如果没有他们,恐怕我们如今去新疆,得办护照。
③三坊七巷
再来说说,刚刚提到的三坊七巷,可以说是福州最标志性的一个地方了。
乍一看和南京夫子庙啦,苏州观前街啦差不多,其实还是有点东西的。
那“坊”和“巷”又是什么呢?
“坊”,简单理解就是过去的小区,也就是居民区,而“巷”则是坊与坊之间,居民们同行的通道,类似于北方的胡同。
福州诗人陈衍写,“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晋代发轫,唐五代形成,明清时达到鼎盛,到如今“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这里名人故居扎堆,除了林则徐,还有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中国船政之父”的沈葆桢,
“天演论”的严复,留下“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等等。
主干道上商业化确实有些严重
但在巷子间走走停停,了解了解人文历史,其实才是“三坊七巷”的正确打开方式。
④华林寺
屏山地铁站B口步行米,一座低调的国宝级寺庙,门票两元。
华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年)始建。
但当时统治福州的,还是定都杭州的吴越国(唐五代十国之一)
这也是华林寺建筑留有唐风的原因。
在被山西省垄断的木构古建里,华林寺作为“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国内按年龄排行第七,寺庙没有僧人与香火,大部分建筑也早已被毁,只剩一座大雄宝殿。
殿中主要构架基本都是千年前的原件,斗拱硕大,出檐深远。
站在跟前,厚重质朴的历史观扑面而来,抬梁式构架,感叹古人榫卯工艺的智慧。
⑤闽江夜游
“三山两塔一条江”,这是福州的城市格局。
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有白,乌两塔东西对峙。
屏山镇海楼还有一条闽江穿城而过,两岸景色无边,而夜游闽江更是精髓。
大部分只知道“豪华版”的,二层邮轮,在台江码头,两岸有灯光秀。
一趟45分钟左右,但价格比较贵,元每人。
其实没必要,这里我推荐平价版的轮渡。
从苍霞码头—烟台山码头,一趟15分钟,单程票10元。
该有的风景都有,江风与沿途的灯光,加之游客不会太多,所以体验感会舒服一些。
⑥鼓山涌泉寺
市区东边,鼓山半山腰上,隐没于山林中。
唐代就有的古刹,最早叫华严寺,历史上遭受过火灾,明代后几经扩建,有“闽刹之冠”的江湖地位。
顺便提一嘴,这里是虚云大师出家的地方。
他是中国近代禅宗泰斗,历经四朝五帝,活了岁,神迹传说众多,创办了现在的中国佛教协会。
虚云大师涌泉寺于林荫翠柏中,依山而建,“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这是第一观感。
我想起镇江的“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异曲同工之妙。
建筑群庞大,大概由三十多个殿堂组成,天王殿上的泥金匾额,年的康熙御书。
山中的摩崖石刻众多,草木繁茂,来往的游客并不多,走走停停十分幽静。
需要门票40,有些小贵(话说你觉得寺庙该收门票吗?)
因在山腰,除了用腿的经济方式。
还有中巴(单程10元),缆车(往返70元)的选择,价格不算便宜,丰俭由人。
除了玩,在福州几天,我算是吃累着了。
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佛跳墙”起源于市区的聚春园,当然荔枝肉也不要错过。
推荐两家小馆子:龙窟山饮食店,如我美食。
限于篇幅,可吃的属实太多,简单列出来,做个参考吧。
冰饭:一赞冰饭,大吃
捞化:福屿鲜捞小吃,阿信鲜捞
鱼丸:李记青鳗,大福星鱼丸,交通路福信鱼丸
锅边:柴火锅边,黄赛英锅边
芋头饼:饼夫人,董小卷糖水铺子
花生汤+芋泥:叶家花生汤,没牙伯
扁肉+拌面:尚干玲记拌面扁肉
鲟饭+炖罐:学军盛记,广达眼镜炖罐
粉干:安平依杰拌粉干,兵俤粉干卤味
元宵:久久元宵,耳聋伯元宵
光饼:木炭光饼,庆城林华光饼
葱饼:小何永泰葱饼
我无意间把酒店订在华塑小区旁边,没成想捅了小吃的窝。
当地朋友告诉我,这里住的大部分是早些年归国的印尼华侨,开了许多具有东南亚特色的小吃店。
至于有哪些,等你去了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