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老街新生跟随新华日报追溯夫

乘一艘画舫,泛于秦淮河上,夜风习习,流水淙淙。素有“十里珠帘”美称的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景,汇集着说不完的轶闻掌故。

从多年前老南京“看花灯买花灯”的好去处,到如今升级为“国字头”的旅游休闲街区……翻阅《新华日报》,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几十年来的发展跃然纸上,透过文字可以看到夫子庙坚持文化赋能,充分挖掘科举、非遗、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文旅融合的历程。

年9月6日《新华日报》

保护历史遗存,守住文化根脉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明清两代,秦淮河畔的夫子庙逐渐成为南京地区有名的文化中心,先后为南京府学、江宁府学、江苏省立师范学院等重要学府的所在地。同时,夫子庙也是南京城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年10月10日《新华日报》C1版《南京秦淮区——全力打好“秦淮文化”牌》里写道:“秦淮河畔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的夫子庙起源于东晋,其时立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于秦淮北岸,宋仁宗时扩建孔庙,南宋又建科举考场‘贡院’,直到明清这里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地方。”

走进南京夫子庙,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卧碑,背面刻写着《重修夫子庙记》。碑文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振振撰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常国武书写。其内容记载了夫子庙的千年沧桑以及“七毁八建”的过程。

年,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夫子庙开始了历经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年9月6日《新华日报》1版《秦淮风光添魅力古庙新姿醉游人南京夫子庙古建筑群昨全部落成》写道,由吴县古代建筑工艺公司承建的“尊经阁”“敬业亭”“天下文枢坊”三项古建筑工程,昨天在南京建成。至此,历时四载的夫子庙、学宫古建筑群复建工程全部落成,成为秦淮风光带上中外游人慕名而至的旅游热点。南京夫子庙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无庙”的历史。

年,深入挖掘文化积淀和民俗特色,夫子庙近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四大人文景观,使秦淮河畔的这颗明珠进一步增添了光彩。当年11月10日《新华日报》A02版《让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重放光彩,南京夫子庙形成四大人文景观》一文详细描述了这四大景观:一是以明清风格为主的仿古建筑景观;二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古文教景观;三是以夫子庙段内秦淮河为轴线的河厅、河房景观;四是以王谢古居为主的六朝文化景观。

年5月23日《新华日报》

留住古城风韵,助力文化传承

徜徉在夫子庙,立刻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不经意间便可撞见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触摸历史的脉搏。世纪之交,夫子庙的建设更注重文脉的延续。

年5月23日《新华日报》C01版《秦淮风光带未来五年规划出台建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写道,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将夫子庙及秦淮风光带建设成金陵历史文化长廊”的目标而精心设计。深度开发“夜泊秦淮”及“美食王国游”等大型活动,开辟水上画舫表演茶座,让游客尽享“凭栏观歌舞、倚池看喷泉,登舟尝时鲜、赏月听琴瑟”的意境。

改变是肉眼可见的。年10月7日《新华日报》A02版《南大、南博专家参观“中国礼仪文化展”后说——夫子庙的文化含量高了》中写道,礼仪文化展改变了不少专家对夫子庙的老观念,他们高兴地说:夫子庙不再空有几座青砖黛瓦的复古建筑,变得更有“内容”了。

新春之际,南京人喜欢到夫子庙赏灯买灯。“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反映了古时秦淮灯会的盛况。年2月5日《新华日报》C01版《做大秦淮花灯产业》提到,为壮大秦淮花灯产业,南京市在春节前夕出台了七项优惠政策,鼓励本市扎灯艺人重操旧业,使夫子庙今春上市花灯达到创纪录的20余种40万盏。夫子庙灯会首次提出“秦淮人扎秦淮灯”,推出鳌山灯、大报恩寺塔灯等地方特色灯种,大大提高了灯彩的观赏性。

同年11月22日《新华日报》C01版《夫子庙重建百米文化长廊》中写道,阔别南京50多年的台胞胡先生来到夫子庙,赏夜景品小吃时忽然听到悠悠的琴声,不禁大为感慨:夫子庙的文化味真浓啊!为增添夫子庙的文化氛围,秦淮区投入数十万元重修了百米文化长廊,征集楹联,复建茶室,邀请琴师抚琴。

年4月7日《新华日报》C01版《民间文化托起秦淮风光带》中说,以夫子庙为核心的秦淮风光带,在精心打造景点的同时,不断挖掘秦淮民间文化的精髓,制造吸引游客的新亮点。夫子庙建成了美食一条街,数十家餐饮企业共同端出的是秦淮“八绝”小吃。

庙市合一、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和谐共生,是夫子庙抹不去的特质。人们反感夫子庙的商业味,其实是反感缺少文化味的市。曾经,破墙开店,重“商”轻“文”,夫子庙成了小商品集散地;进入新世纪后,失衡的天平被拨正,以“文”兴“商”,夫子庙再度发挥文化吸引力。

年11月22日《新华日报》

创新活化利用,推动老街新生

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老城建筑和文化街区,对传承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出重要指示。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

年8月21日《新华日报》C01版《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专家来宁支招,做大夫子庙商圈文化产业》写道,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认为,夫子庙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面临的是资源的进一步重组,要挖掘、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规模化。在传承的同时要有创新,用现代化的形式去推出、展示、让别人消费这种传统文化,包括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现代物流等。

年2月22日《新华日报》A03版《给传统找到现实的支点》中提到,当时夫子庙工艺彩灯艺术中心的总经理顾业亮说,做好花灯的诀窍就是创新,想着法子把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声光电手段结合起来,得把传统文化和现代人的审美结合起来。“今年我创作了‘嫦娥奔月’这个大型彩灯,火箭可以‘升空’,还可以‘喷火’,‘卫星’还能绕月飞行。”

年12月4日《新华日报》A01版《拆除一千多个亭棚、改建六百多个店家……夫子庙:古今交融重塑文化之魂》中写道:“夫子庙,文化之魂正在召回。南京的小学新生在大成殿行‘开笔礼’,学子喜欢到江南贡院‘跳龙门’‘拜魁星’,民间票友爱在这里玩汉服展示……今年1-9月,大成殿游客50万人次,江南贡院14万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递增20%、52%;十一黄金周,景区接待游客万,同比增长21%。具有秦淮文化特色的项目被请进来,尊经阁后的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南京最好的民间艺人在这里设立了灯彩、剪纸、折扇、烙画等手工艺工作室,现场展销、带徒弟。”

年6月12日,位于南京秦淮区钞库街21号的秦淮·非遗馆正式落成开馆。该馆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互动体验、传承交流、活化利用于一体,共分为三层:二层为“中华天开交流区”,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摆台,活化展示非遗项目;一层为“雅俗天趣体验区”,南京皮影、白局表演、投壶游戏……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体验到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负一层“百艺天逸展示区”则打造了一座“明潮那些事儿”数字体验馆,沉浸式场景涵盖繁华街市、手工互动体验、探秘“剧本杀”等场景和项目。

年2月6日《新华日报》5版《春节期间我省各大景区迎来久违的热闹场景引发思考——“翻红”之后,如何“长红”》中写道,“夫子庙是南京地方文化符号的代表,也是广大游客来宁旅游的首选之地。作为南京历史文化街区,我们要考虑,如何将其成为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南京市民的情感依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紫金非遗管理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韩顺法建议,挖掘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与市民生活文化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做好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起到以旅游彰显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的目的。

年4月7日《新华日报》

(江南时报记者钱海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