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一名叫竹岛的日本随军记者来到南京,将手中的相机对准人群聚集的夫子庙和风景优美的秦淮河,刻意寻找一些场景有选择地进行拍摄,企图通过这些照片,向世人传递南京市民安居乐业的虚假信息。尽管如此,我们依旧能够从中发现很多破绽之处。
年4月的夫子庙夫子庙是位于秦淮河边的一条古老街市,旧时的南京的名门望族多居住在此周边,这里也因此有了“六朝金粉”之称谓,自古以来便是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钓鱼者夫子庙前人来人往,秦淮河边亦有许多人挑竿钓鱼。更有无数无所事事的人立在一旁观看。他们或许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一些心理的慰藉。
街头花塔年3月28日,梁鸿志等大汉奸在日本的扶植和操纵下,成立了所谓的“维新政府“。此时正值一周年时间,南京的日伪汉奸在新街口和夫子庙等地都扎起高大的花塔以示纪念。
摆摊的人一对母女坐在小吃挑子旁边,等待有顾客照顾生意。这样沉重的担子本应该是由男人负责的,两个柔弱的女子出头露面,应该是家庭发生了变故。
推销纸烟两个小男孩站在卦摊前向算命先生兜售纸烟,他们身上穿着的长外套上写着醒目的“金姑娘香烟”广告。因吸烟者多为男性,民国时期的很多烟草公司都在香烟名称及烟标上打美女牌,以求获得男性的青睐,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理发的人理发师正在屋檐下给人剃头,顾客是一位挑着箩筐进城的男子。背景是秦淮河边的聚星亭,它是夫子庙的附属建筑,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四年(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著名古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和经历的劫难。
废墟里的集市夫子庙附近,这里原本有很多建筑,现在却变成了一片空地,后来一些走江湖的人开始聚集在这里卖艺,像北京的天桥一样成了临时的演艺场。
观看演出日本随军记者竹岛本想通过镜头向世人展现当时南京歌舞升平的景象,然而背景的断壁残垣却默默地揭露出他们曾犯下的罪恶。
卖艺者一男一女站在场子中间表演节目。世事艰难,他们连一件像样的演出服都没有,直接穿着便装出演。旁边一名穿着白色长袍的人手持二胡伴奏。
舟步码头夫子庙附近的秦淮河码头,木制的栏杆中间有石阶通往水边。从前人们可以从这里乘游船荡漾在秦淮河上,领略河上及两岸的旖旎风光。
河上游船然而,在日寇的铁蹄蹂躏之下,桨声灯影的昔日盛景早已不在。秦淮河上的游船已寥寥无几,人们早已经没有闲情逸致在河上摇桨畅游了。
河边废墟秦淮河岸边原本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在日本人的炮火下变成一片废墟。几名附近的居民正蹲在河边洗衣服,再苦再难的日子总还要过下去。
拾荒者几名当地的儿童正在废墟之中翻找,尽管这里已经不知被人翻多少遍了,他们还是希望能从垃圾堆里找一点有用的东西出来。
河上的桥秦淮河上的一座石板桥,没有设置栏杆。桥面供行人来回于两岸之间,桥下的四方桥洞可供往来船只畅通无阻。在一侧的桥头,也可以看到被战火损毁的建筑遗迹。
秦淮河风景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风景令人沉醉,因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然而,画面中的秦淮河边却是一副醒目的“新打淋”广告,说明当时娼妓行业的盛行。这也正应了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诗:“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