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高考后不可错

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旅游中的所见所闻。

胖一和雪酱专栏,名曰“跟着诗词逛南京”,本文为第25篇,北宋汪洙《神童诗》与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

如今高考进行时,谈一个比较符合高考的人文话题,便是古代的考试,历史上称为“科举”,同时,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为“贡院”。

科举,从隋朝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如今竟然也有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多年的历史中,有很多趣味的历史话题。

今天,随着胖一和雪酱,来看一看科举与贡院的那些事,当然,这些话题,可不能离开我们钟爱的六朝古都南京城。

科举制度,是在隋朝创立的,为什么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呢?正是为了严厉打击门阀世袭。

要知道,隋朝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的人才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后来变成了只从名门望族选拔人才的现象。而更早一点,汉朝时期,是采用的人才推举制度,即所谓“察举制”。

到了明朝,朝廷总结了历代选拔官吏的经验教训,对人才的选拔十分重视。

据《明史·选举志》中记载,洪武三年,即公元年,明太祖朱元璋诏告天下,自今年八月开始科举,务必出精通儒学,品德高尚,“经明行修、博古通今”的人才,并表示将在朝廷大堂之上亲自面试贡士,根据成绩高低任之以官。同时还规定,从现在开始,“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朱元璋的这一决定,标志着明朝的科举取仕制度的正式形成。此后,在南京的江南贡院,乡试、会试便在这里举行。

这座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即年,由知府史正志创建,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占地不大,应考人数亦不多。若是遇到考生增多的时候,则是借用僧寺举行考试。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即公元年,朱棣迁都于北京,但是南京仍为留都。因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考士子日益增多,原有考场便越来越显得狭小。

后来,朱棣没收犯臣纪纲的府邸,又取怀来卫指挥陈彬家人陈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黄公永元祠、秦桧之子贝喜祠等改建“江南贡院”。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江南贡院已经形成了一座拥有考试号舍间,另外,还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以及同考、提调执事等官员的官房千余间,再加上膳食、仓库、杂役、禁卫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的用地,占地约有三十万平方米。

江南贡院与顺天(北京)贡院并称为“南闱”与“北闱”。

彼时,贡院东起姚家巷,西至贡院西街,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为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规模之大,占地之广,房舍之多为全国考场之冠,堪称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有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南京江南贡院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清朝,科考一共举行科,全国16所贡院,其中在江南贡院乡试中举后,经过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整个江南省共计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51.78%。

明清时期的名人,诸如施耐庵、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袁枚、翁同龢、李鸿章、晚清状元张骞等人皆出于此。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曾经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

记得,北宋汪洙有一首诗《神童诗》,部分摘选如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谓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少小读书的时代,也没少听父母这么教育过我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后能有所成绩,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居庙堂之高,此乃众望所归。

如今呢,江南贡院,还有一个名称,是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贡院街,属于南京夫子庙景区的一部分。

按照规划,科举博物馆及其配套项目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公顷,总规划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

在科举博物馆,有明远楼、贡院碑刻以及一些关于科举的展览。明远楼,江南贡院的中心,也是最高的一座建筑。“明远”二字取自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之意。据《贡院碑刻》所记载,此楼修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即公元年,距离今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保存完好,是我国目前所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

窃以为,高考后,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之地,来此走一遭,会非常有意思。

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

详细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95号

门票

50元/人

#夏日生活季#

相关阅读

中国唯一女状元,晋升丞相却惨遭霸占和杀害,至今故居还在南京

默默无闻南京商业街,白天一个样晚上一个样,适合高考后放松休闲

不忍直视!为高考付出了惨痛代价!江苏家长烧了家,只为高考祈福

灵魂一问!下脚料食材做的小吃,如何席卷金陵美食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