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南京人来说,有一种过年味道叫“老太叠元宵”。每年老太叠元宵一出摊,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今年老太叠元宵也如期出摊啦,一直卖到正月十八,想吃的人抓紧去哦~老太叠元宵距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是陈老太在夫子庙文德桥附近,挑着扁担卖。后来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了南京美食的名片之一。如今小摊由陈老太的儿媳妇在打理,出摊地点也从夫子庙里,变成了瞻园路17号苏果对面的秦淮小吃城门口。小摊很简单,几块显眼招牌外加一个装满元宵的笸箩。每天早上10点出摊,一直到5、6点收摊,风雨无阻。每年就卖这么一段时间,好多老顾客都等着呢,不能让人家跑空。今年还赶了个时髦,开通了线上外卖服务,附近的人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外送回家了。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来买元宵的人依然很多。作为南京一个知名的美食名片,很多人即使没有尝过,也听过它的大名。碰巧遇见了,少不了要买上一袋,回去尝尝鲜。别以为只有年纪稍微大一点儿的吃,现在小年轻买的也不少。王阿姨还特意嘱咐我们:我这个是元宵,跟汤圆不是一个东西,别写错啦~有多少人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呢?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滚」出来的,做好馅儿,蘸上水之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边摇边撒点儿水,直至成型,因此其表皮干燥松软。与汤圆相比,元宵的制作工艺要繁琐地多。为了保证供应量,阿姨一家人齐上阵,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来了。元宵没有什么口味选择,只卖糯米五仁元宵。配料却不简单:桂花、黑芝麻、白糖、瓜子仁、松子、红绿丝,一共六种,做的就是传统老味道。15元一袋,一袋20个,买个一袋走的多数是尝鲜,那种提着三五袋走的,绝对是老熟人了。每卖出一单,阿姨都极为有耐心地向顾客说明元宵的烹饪方法。不用担心路程远、元宵保存的问题。跟超市买的速冻汤圆不一样,滚出来的生元宵,可以放很久,路上的两三小时,绝对不在话下。滚水大火一分钟、小火再焖一刻钟元宵就煮好了。煮出来的元宵香、软、滑、嫩,浓浓的糯米香味儿铺面而来。外形上褪去圆滑精致,多了一份粗犷质朴。表皮韧性十足,内里的馅儿偏硬,一口咬下去:甜到了心里去。糯米香、桂花香、芝麻香、松子香在唇齿中逡巡。再喝上一口浓稠的元宵汤,甜味被稀释,暖意升腾,别提多舒服了。早上煮粥的时候,放上几颗,整锅粥都会变得粘稠又香甜。元宵还有一种隐藏吃法,那就是炒着吃。热锅冷油小火慢炒,油不需太多,油多了反而会让元宵黏再一起。一袋元宵,大概一汤匙油就够了。来回翻炒,待四面金黄,即可盛出。炒过的元宵,外酥,内软、馅甜。比煮元宵多了一份酥脆与焦糖香。不管是煮元宵还是炒元宵,那在以前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通常在过年的时候才吃的上。一碗元宵下肚,过年“狂吃狂吃”的按钮才算正式启动。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以前颇受人喜爱的吃食逐渐被更新奇的食物代替。而纯手工的元宵摊子,却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吃元宵,不仅仅是享受香甜、软糯的舌尖美味,更承载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新年的仪式感,就从这碗元宵开始吧~夫子庙老太叠元宵▼瞻园路17号(苏果对面秦淮小吃城门口)¥人均:15元?标签:元宵老南京南京热门美食()原创发布,转载需授权!美食君个人16美食推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86.html